每逢久雨不晴时,就想起了美味的鸭子粥。在农村,我家乡的农村,农闲时或者久雨不晴时,到稻田里抓只鸭子回来,平日里要好的邻里们相聚在一起,或请客、或打平伙,吃一顿鸭子粥,是一件再美不过的事了。
鸭子指的是番鸭与山麻鸭杂交的胡鸭,它不能再繁殖后代,但
味道十分鲜美。它的个头一般为1.5至2公斤重,鸭头或别的什么部位有翠鸟的颜色,闪着翠绿色的光,当地人也叫它“青头”。
鸭子粥是白斩鸭的副产品。将鸭子放血,凝固的鸭血留着待用,鸭子去毛开膛后下锅,往往要放几勺的水(视稀饭的量而定)煮。用筷子试刺鸭肉来辨别煮烂的程度,很容易刺入,说明鸭肉熟了,起锅,分块,切成条状,待用。将葱头、生姜和盐入小石臼捣碎但不成浆,入花生油和适才的鸭汤煮沸,浇于盘内的鸭肉上,一盘正宗的白斩鸭冒着热气,葱、姜、花生油和鸭肉的混合香味飘散出来,馋死人了!
选上等晚米适量,洗净后入滚开的鸭汤煮稀饭。稀饭将好时,将鸭血轻轻放入,小火伺候。鸭内脏切细,下酱油、食盐、味精用手拌匀,下适量地瓜粉勾芡,也轻轻下锅,加入大蒜苗叶、胡萝卜丝、香菇、墨鱼干和姜丝,下适量的食盐和味精,煮开即时起锅,标准的鸭子粥,味道十分鲜美。
鸭子粥是客家地区农村人津津乐道的美食。鸭子是自己养的,葱姜就在自家的菜园子里,想煮就煮,想吃就吃,一切来得容易。因为它的味美和简单的制作过程,成了农村的永远流传,就连今日的龙岩城,好多客家美食店还将鸭子粥和白斩鸭作为吸引食客的主打菜,撑住一爿店面。
|